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副主任 麻靜
首先,在信息消費版圖上,Z世代在哪里。消費行為調研公司GetWizer的調研顯示,美國15歲到29歲的年輕人,經(jīng)常使用的10個平臺中,流媒體Netflix排在第一,后面是Instagram、Facebook、YouTube、Tiktok等。全部是新媒體平臺,其中社交網(wǎng)絡居多。美國新聞網(wǎng)站“Axios”報道稱,歐美Z世代用戶更偏愛小眾的應用程序,通過它們建立自己的“圈子”。比如,他們會用TikTok觀看短視頻,用Snapchat修飾相片,用BeReal分享真實的自己。很明顯,國際傳播的陣地變了、戰(zhàn)場變了、賽道也變了。而且在新媒體技術和平臺不斷快速演進的情況下,這種變化是一種常態(tài)。
其次,在社交網(wǎng)絡上,他們又如何獲取信息呢?牛津大學路透社新聞研究所的研究報告顯示,在社交平臺上,超過五成的用戶已經(jīng)習慣從意見領袖或名人那里獲取新聞。Z世代在網(wǎng)上關注喜歡的大V和網(wǎng)紅、圍繞共同的話題,聚集在一個圈子里去表達、分享,讓信息形成了抱團效應。很多時候,這種私域化的表達被推向了公共場域,繼而“破圈”引爆全網(wǎng)絡。這種圈層化傳播對公共輿論的影響越來越大。
這兩年,加密數(shù)字平臺也受到Z世代的歡迎,今年年初Telegram的用戶已經(jīng)7個億了。這類平臺私域化、弱監(jiān)管的特點,使得用戶更加容易以小圈層的方式聚在一起。去中心化平臺還為用戶提供了算法選擇,進而控制自己看到的內容,這也給我們的破圈傳播增加了難度。
第三,Z世代平時都談論哪些話題呢?Meta近期基于對37億用戶、400萬個全球話題的分析,發(fā)布了《2023年文化潮流趨勢報告》。從這份報告中我們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年輕一代對于自我、人際關系、價值觀的探索都有了新的趨勢。
文化類議題是跨國界交流的重要載體。71%的人希望了解本國以外的文化。比如,報告中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C-pop(中國流行音樂)在圖享Instagram上的熱度提升了1599%,中國文化話題在Facebook上的熱度也上升了332%。與此同時,猶太文化、拉丁美洲文化、波利尼西亞文化等話題也都引起了全球用戶的興趣。這份報告呈現(xiàn)出的全球用戶關注議題趨勢,印證了中國的全球文明倡議回應的正是全球民心所急所盼,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特征。
在各大社交平臺上,新聞、攝影、藝術、時尚、旅行、生活等,一直都是熱門標簽。在這些標簽下,Z世代消費碎片化的信息、喜歡展示自我、樂于分享感受。斯坦福專家Roberta Katz認為,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出生成長的Z世代,希望能夠努力構建多元化的環(huán)境,他們具有很強的自驅力,喜歡靈活、真實和非等級化的網(wǎng)絡表達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國美食話題“#臭豆腐”,在Facebook上熱度實現(xiàn)了1359%的增長,和駱駝奶、雞蛋咖啡等各國美食共同構成了高熱度話題。包括美食在內的生活方式類話題體現(xiàn)了全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,可以超越語言和國界,迅速形成傳播效果。
Z世代的另一個特點是他們對新技術接受度更高。美國皮尤研究中心3月份的調查顯示,18%的18歲至29歲的人已經(jīng)在工作中使用ChatGPT,而這一比例在30歲至49歲中只有13%,在50歲至64歲中只有8%。國際傳播話語權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已經(jīng)開始跳出政治、經(jīng)濟框架的束縛,轉而進入技術競爭的新賽道。
洞察到Z世代的這些信息消費趨勢后,需要我們立足當下、面向未來、深耕平臺、技術引領,找到和吸引海外Z世代;同時也需要我們把握趨勢、適應潮流、以我為主、創(chuàng)新語態(tài),更好地提升針對青年一代,面向未來的傳播效能。